文创产品跨界打破,文化人有了第二居所创新创意让传统文化充满活力,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水之源...依托资源优势,突出民族特色最近几年来,我省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各州市也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
本版捕捉全省各地文化产业中有特色,有亮点的经验和做法,善用典型引路法,以此为启发和借鉴,做到百花齐放,不断为多彩云南增添新的风景。
省财政为优势文化产业注入活水。
从民族村寨领域到融入服装设计的民族刺绣布艺产品,李与云南绿野经贸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品牌李小山共同成长,现被评为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为防止融资难制约创新型文化企业发展,2019年以来,云南省融资担保公司先后三次为绿地经贸提供担保贷款264万元,成为云南省文化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
最近几年来,为推动云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保障和引导作用,形成了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主,文化企业发展创新资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辅的多渠道资金投入格局,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注资,项目补贴等方式,累计投入9.3亿元支持国有文化企业聚焦主业和数字化转型发展截至2021年底,云南出版集团等3家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合并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利润总额7.42亿元,国有资本增值率108.45%《李大钊年谱》等图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纪录片《我们年轻时的一天》获中国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为优势特色文化产业注入源头活水,省财政安排省对省转移支付资金。
昆明打造西部VR/AR产业新高地
在家可以体验5G+AR的异地演唱会直播,可以带着VR头盔游山玩水在VR/AR技术的帮助下,你可以随时从远处看到房子...目前,昆明正在努力将VR/AR产业打造成为百亿级产业,全力打造成为云南省VR/AR示范城市和中国西部VR/AR产业发展新高地
目前,昆明VR/AR产业在体制机制,产业政策,园区建设,项目引进,团队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产业链逐步成熟,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日益巩固
昆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昆明市VR/AR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发了《昆明市加快VR/AR产业发展任务清单》,列出了14项重点工作,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到2021年,培育核心企业29家,关联企业60家,营业收入超过25亿元在2021世界VR产业发展大会上,昆明作为全国VR产业发展成绩突出的八个城市之一,被写入《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
伴随着VR/AR产业生态链的初步形成,昆明为各类VR/AR企业的发展埋下了土壤昆明市先后出台了《昆明市VR/AR产业发展规划》,《昆明市保护VR/AR产业知识产权若干政策》,《昆明市加快VR/AR产业投资若干政策》等八项政策措施,为全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近几年来,昆明建立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推进BOE 12英寸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生产线,中英翻译基地,昆明文化云平台,5G+VR云展馆,珠古拉咖啡总部园等30多个项目建设以集聚人才为宗旨,昆明在产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等专项中加大了VR/AR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组建了16人的VR/AR专家团队,打造中国西部VR/AR产业发展新高地
为西双版纳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活力
缤纷之夜,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名人直播团队和个人拍摄团队轮番上阵,融合国际EDM音乐与六国民族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的FUN SIX六国音乐直播项目正在上演游人徜徉在它的旖旎风光中流连忘返这是记者最近几天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高庄西双景看到的
最近几年来,西双版纳州围绕以文促旅,以文促旅,文旅融合的理念,通过党政机关的引导,旅游企业的努力,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子,着力打造以文化为背景,旅游引领消费,商业增收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全力推进泉州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西双版纳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积极参与园区的规划建设,文化引进和引导国家文化产业负责人介绍,通过将园区作为澜沧江—湄公河国家文化艺术节的长期主会场,给予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促进了园区的创新发展同时,作为西双版纳的游客集散地,园区搭建了旅游客运平台,旅游购物平台,旅游信息平台,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成为西双版纳文化旅游升级的重要抓手
我们通过文化赋能,旅游引进,技术应用,打造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沉浸式文化旅游消费空间负责运营的云南京蓝吕雯集团副总裁焦说,目前,园区内两万平方米的灯台是民族民俗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大大小小三十多项民俗活动在这里呈现从春节,泼水节,开园节,水灯节等节日,到我是大明星,柠檬音乐季等原创品牌活动,园区接待游客过万
作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夜市,园区内的湄公河星光夜市已成为高庄西双井民族文化体验园的独家明星品牌,集东南亚美食,人文,民间工艺,特色夜市文化于一体。
贺州文化与旅游融合,留住乡愁。
翻过巍峨险峻的高山,涉过蜿蜒的河流,爬上台阶,哈尼梯田跃然眼前在元阳县新街镇阿哲克村村口的游客服务中心,当地第6次拿旅游红利的村民高美华真切感受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红利从何而来,旅游业如何发展,这一切都源于5年前推出的阿兹特克计划阿克村是红河哈尼梯田五大重点村之一,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2018年1月,红河州邀请中山大学鲍继刚教授团队,因地制宜为阿哲克村编制了阿哲克计划,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乡村振兴同步四位一体,让村民最大程度地从计划中受益
全民参与,人人受益,是整个计划的核心通过坚持不租,不卖,不破坏,不引入社会资本,不放任村内农民,不破坏传统的原则,引导村民有序保护菇房,梯田景观中的传统民居,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共青团元阳县委副书记,阿哲克村旅游村长许说
阿哲克通过重组村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逐一推出了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族文化等活态文化游体验项目游客可以根据需要点梯田抓鱼,学草药,踩石头等19种精致活动,既提高了哈尼族在直播中的农耕技艺,又满足了游客回归自然的真实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阿兹特克的变化显而易见牛栏开在他回乡创业的地里,村民陆的云小吃店红红火火,阶梯食堂如期开业...旅游开发盘活了古村落沉睡的资源,乡土人才的回归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的水源万物生长的阿哲克,如今欣欣向荣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红河大地上越来越多的村庄正在像阿哲克村一样悄然发生变化有着浓郁阿西民族文化气息的易科镇,以彩云菊花花卉品牌闻名的开元志华镇,还有泸西县城子村,一个独特的用泥土和树干砌成的古村落...通过乡村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养生,乡村旅游+艺术等发展模式它不仅留下了乡愁,而且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富饶的山居图村正在红河州铺展开来
玉溪大象IP火爆。
旋转,勾勒轮廓,揉捏,修剪...马芙蓉正坐在拉丝机前,聚精会神地创作,一件青花象壶即将诞生2021年,15头野生亚洲象北迁,南下‘访食’玉溪的92天,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作品中续写这个故事擅长青花烧制技艺的玉溪市红塔区非遗传承人马芙蓉说
玉溪青花系列大象茶壶线条流畅,触感温润,灵动飘逸,各式大象茶壶成为马芙蓉在青花街小木陶艺工作室最抢眼的作品。
青花街是以玉溪青花瓷文化为基础的一站式微度假旅游文化商业综合体,一群玉溪工匠通过艺术创作将玉溪与大象的故事镌刻在陶瓷作品中玉溪清华街负责人桂勇表示,清华街为玉溪文创产品搭建了展示平台,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大象元素的文创产品
我们在清华街设立了‘亚洲象玉溪团’文创展厅,其中大象冰淇淋一度成为游客来到清华街必买的文创产品围绕吉祥象入玉的故事,打造亚洲象玉溪任务和玉清溪象去之地IP负责设计运营亚洲象玉溪任务IP的玉溪融媒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reny表示,目前公司已经设计开发了玩偶,保温杯,口罩等15种文化创意产品,而且公司营业收入短短半年就达到了3000基于亚洲象玉溪团的知名度,公司还特别设计了玉溪市宝贝玉溪的动漫形象,将在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亮相
亚洲象玉溪团冠名活动,动漫形象征集活动,IP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吉祥象杯华宁陶的融合亮相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亚洲象主题邮资机邮票在玉溪开卖...伴随着大象IP在玉溪的火爆,玉溪玉清溪,大象去的地方的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可以看到玉溪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的成就。
《玉溪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100家的发展目标在旅游+时代,玉溪市将依托文创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激发玉溪文创产业发展潜力,继续以亚洲象玉溪集团IP为引领,深入挖掘聂耳故事,国歌,江川李家山青铜器等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推进文化产业产品,技术,业态,模式,管理创新,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激活全社会文化
丽江城市文化力融化创意丽江
人机互动纳西创世纪VR体验项目,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览馆,沉浸式旅游游戏创作原点,5G无人店最近几年来,丽江的数字文化创意企业纷纷推出新项目,吸引各地游客打卡
最近几年来,丽江坚持以文塑造旅游,以旅游发展文学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文化演出,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四大特色文化产业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0.9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08%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数字赋能让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表达文化是丽江旅游发展的永恒源泉丽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改造,引进并应用了3D建模,AR,精确定位等国内先进技术,开发了数字投影,数字融合,人机交互等沉浸式体验5G店铺,刷脸支付,诚信菜单等一批旅游服务信息系统,一部手机管旅游等一体化智能应用系统,让政府监管为游客出行保驾护航,让高端智能化为游客出行提供个性化服务2021年,丽江被科技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认定为第四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丽江古城与玉龙雪山景区共同形成一基地两园格局,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探索成效显著
创意赋能,让文旅融合呈现多元魅力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故事,非遗制作,民俗节日等优秀传统文化丽江大研花巷融合了美食,民歌,旅游电影等文化创意,并推出纳西千人长桌宴,夜市点灯仪式,丽江古城民俗节等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打造互动体验,寓教于乐的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丽江东巴谷旅游区顺应消费升级新变化,紧跟科技进步新趋势,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发展,将旅游区打造成为特色文化产业高地依托资源优势,围绕民族文化积极推进成人游学互动和青少年研学实践,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延伸和发展,成为丽江特色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窗口
为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丽江出台了《丽江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城市二十条保障措施》,《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城市提升文化丽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创意与科技,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非遗项目市场转化,努力打造创意丽江,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旅游业持续优化升级铸造不竭创造力。
楚雄指尖技能绽放时尚魅力
走进位于魏初大姚县金碧镇的云南纳西族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民族民间刺绣车间,刺绣小姐们正忙着接新单,一件件充满时尚元素的彝绣通过公司的设计包装走出了大山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0多万元,已成为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的商务礼品供应商
云南纳西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80后董事长范志勇回乡创业,打造纳苏品牌2017年,她带领公司启动快乐指尖计划公益项目,以文化传承,实现手艺,造血扶贫为目标,帮助彝族绣娘四年时间,她培训了700多名绣娘,以非遗文化扶贫带动大姚300多名绣娘脱贫致富日前,范志勇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选为国家扶贫奖创新奖
最近几年来,围绕弘扬民族文化,推动产业发展的目标,魏初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彝族刺绣妇女数据库,整理出最完整的彝族刺绣图案,为非遗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绣娘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楚雄特色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公司+合作社+绣娘+订单,先后打造了米易路,那苏,宜家公社,索玉等品牌以彝绣为代表的民族民间刺绣产业年产值也从2013年的0目前,楚雄州有7万名绣娘从事彝族刺绣生产,成立了56个彝族刺绣协会和14个彝族服饰作坊培养了1名国家级彝族刺绣传承人,5名省级彝族刺绣传承人和31名国家级彝族刺绣传承人
从2016年开始,延续了1300多年的永仁县智居彝族服饰节再次展现了它的时尚魅力在省委宣传部的高层组织推动下,楚雄州及相关城市已连续六年成功举办丝绸之路·尚云七彩云南民族服饰文化节以彝绣为代表的民族民间刺绣已成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