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核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正如《黄帝内经》所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之于人体,如同动力之于机器,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保障。当气血充盈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充满活力和生机,反之,则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气血”到底是什么
中医认为,气与血是生命活动中的两大物质基础。
气是运行在人体内的精微物质,可调控和推动器官的功能活动;血则是流动于经脉中的血液,能濡养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
人体气血充足时,神清气爽、思维敏捷、面色红润、皮肤光滑、毛发润泽、关节灵活,反之容易出现精神恍惚、心悸不安、头晕眼花、手足麻木等情况。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调理气血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女性一生经历的经、孕、产、乳等生理活动都需要气血,所以很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
一般没有气血不足吃什么食物补最好这种说法,可以适当食用山药、红枣等食物。
1.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补肺肾、益气养阴的作用。
2.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另外,红枣还能缓和药性,减少烈性药物的副作用。
如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遵循医嘱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气血不足,要学会“忌口”
中医认为,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来源于饮食中经过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
脾胃功能正常,才能正常地化生气血;脾胃功能下降,运化失常气血生成不足。因此,若是因脾胃功能失常而引起气血不足的人应注意调整饮食、养好脾胃。
避免过饱或过饥
饮食应以七八分饱为宜,避免吃太饱或吃太少。长期摄食不足,会导致生成气血的来源不足,进而导致气血不足。长时间吃得过饱则可能会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功能失常。
细嚼慢咽
食物被充分咀嚼才能更好地吸收,吃饭快的人一定要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
少吃寒凉食物
长期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寒凉,容易损伤脾阳,影响脾胃运化,从而影响气血生成。平时应注意少食寒凉、油腻、辛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