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励 刘湛
根据北京市发布的最新PM2.5源解析结果,区域传输和本地排放四六开。其中,区域传输的四成,以东南、西南通道为主,且随着污染级别的增大,区域传输分担率呈上升趋势,在重污染日区域传输占比达到64%;本地排放占六成,主要来自移动源、生活源、扬尘源和工业源。O3污染源解析结果也显示,夏季边界传输贡献在50%以上。由此可见,一座城市的大气环境不是封闭的,而是会频繁地与周边地区进行交换。
污染物的跨区域传输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大气污染传输过程中,位于下游的城市往往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一方面,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本地污染累积,敏感指标高位运行;另一方面,外部污染物持续输入,有可能成为导致空气质量降级的最后一根稻草,影响绩效考核结果。
目前,通过各项技术手段可复盘单次大气污染传输过程。结合气象、污染源清单等基础数据,能够定量分析污染气团的移动轨迹、不同传输方向的贡献率、本地各类排放源的贡献等关键问题,为当次大气污染传输过程完整画像,并且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结论的可信度将逐步提高。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发生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不需要浪费资源来专门识别。但笔者认为,应当重视并区分大气污染的传输过程。在一些特定时期,一旦大气污染跨区域传输影响到地方的绩效考核,就应予以充分关注并科学区分,探索开展跨区域的生态补偿等相关工作。
首先,大气污染跨界传输和水污染向下游扩散一样,都是物质性的,能够实际测量得到。可以比照水污染生态补偿开展跨省、市的大气污染生态补偿,这样既能以经济手段保护污染地区群众的呼吸健康,也能倒逼污染源头所在地加强大气治理工作。
其次,完善大气监测网络,在常规传输通道的行政交界处布设一定数量的监测点位,如果有必要,通过技术手段定量分析跨界的大气污染物传输通量,为后续的各种核算提供基础数据。
最后,实事求是地评价当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气污染发生了,不管什么原因,群众不满意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区分责任,讲清楚形成污染的原因,也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从而保护基层生态环保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大气污染治理成果难巩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大气的流动性强,而且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大,环境容量始终处于变化状态。而解决的根本出路还是减排。比如SO2或CO,当每个地方都做到达标排放,那么不管怎么传输也不会带来环境质量问题。对PM2.5和O3污染,也要立足于优先治理好每一个高值区域,减少传输导致区域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