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汛期到来之前,我们要把缓冲区的百亩水草种植完毕,这样汛期的雨水就可以用来提高水草的成活率,达到来年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的效果日前,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农田湖泊缓冲区生态修复工程青树嘴镇施工现场,20多名工人正在抢着往缓冲区内种植美人蕉,苦草,金鱼藻等水生植物
洞庭湖区素有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之称,在湖南农业经济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和种植养殖方式的多样化,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显现,洞庭湖区原有的水生态系统被打破,生态稳定性下降为了扭转这一趋势,重塑洞庭湖水生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从源头上控制排放和净化
同时,南县以三池两坝一串联的形式,在全县水产养殖集中区设立了一批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点通过沉淀,过滤,净化,检测等智能可视化流程,改善水质达标,实现外封闭内循环的生态养殖良性目标
正在建设的南县农田型湖泊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是南县农业面源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县青树嘴镇,五嘴乡,临近大同湖,建筑面积345亩,总投资1500多万元该项目于今年2月开工,目前已完成70%预计主汛期前完成绿化覆盖,生态取水,湿地排水管道等所有施工环节,10月前全部投入使用
农田缓冲区建立后,可覆盖周边1000多亩养殖尾水进行净化,真正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目标,同时,在洞庭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分布式湿地保护圈,全面削减面源污染负荷,继续发挥拦截和净化功能,有效修复南县缓冲区生态环境条件。
净化池内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是衡量尾水处理后水质好坏的风向标现在水草茂盛,绿油油的,从侧面说明水质控制的很好日前,在青树嘴镇农学村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技术员闫正在检查三池两坝净化池中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这是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的关键监控环节如果水生植物发黄,要通过水循环可视化系统查看源头过滤,菌种提纯等环节的数据,找到源头后及时调整
三塘两坝一系统是南县2021年推出的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新模式通过设置沉淀池,曝气池,生态净化池三塘和两个过滤坝,对周边农业生产排放的尾水进行及时拦截和净化,然后再次循环利用水源养殖水产品全程可视化系统监控,科学控制,实现了短期经济效益减法到长期综合效益加法
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后,水质有了很大改善,水田和水产效益成倍增长最近几年来,一系列农业面源治理新技术的应用,让技术管理员严连连称赞水生态修复是一项持久的常态化工作,对重塑洞庭湖水生态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