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斥资1亿港元增持小鹏汽车,而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也以超3亿港元增持了吉利汽车。
除了两位创始人先后“大手笔”增持自家股票,其他上市车企也在二级市场积极进行布局。比如,今年广汽集团首次发布了A+H股回购计划,在12月5日回购了895万港股;而比亚迪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也在此前宣布完成。
盖世汽车注意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车圈发展路线日趋明朗,上市车企处于长远考虑,正在资本市场悄然布局,以此增加外部信心或对员工进行激励。
多家上市车企布局资本市场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文件,李书福于11月26日以平均每股13.01港元的价格增持1640万股,涉及资金2.134亿港元;于27日以平均每股13.11港元的价格增持780万股,涉资1.023亿港元。
在连续两天耗资约3.16亿港元购买2420万股股票后,李书福对吉利汽车的持股从41.19%升至41.40%。
在此之前,何小鹏于8月21日至8月23日于公开市场购买小鹏汽车合共100万股A类普通股,平均价为每股A类普通股27.13港元,及通过由其全资拥有的Galaxy Dynasty Limited购买本公司合共约142万股美国存托股,平均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7.02美元。
两笔股份购买分别耗资约为2700万港元和997万美元,何小鹏此次增持合计约1.07亿港元。
增持自家股票,足以看出创始人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坚定看好,同时也给予了外部资本更多信心。
根据小鹏汽车的说法,何小鹏增持的举动显示了他对公司前景及增长潜力充满信心,也体现何小鹏对小鹏汽车的长期承诺。据悉,何小鹏之后还将计划进一步增加持股。
上市车企在二级市场的布局并不止增持股票这一种手段。早在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首次宣布拟回购A股和H股股票共计5—10亿元人民币。
根据港交所公告,广汽集团12月5日以每股3.290港元至3.400港元的价格回购了895.00万股,回购金额达3002.73万港元。至此,今年以来广汽集团累计进行了39次回购,合计回购2.02亿股,累计回购金额6.30亿港元。
比亚迪也在11月27日发布公告,称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股票的购买,认购价格是1元/份。此次参与对象均为比亚迪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50人。
广汽集团也曾表示,现阶段回购股票,属于上市公司的常见操作——目前公司股价被低估,此时回购,有助于增加每股价值,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增强市场信心。广汽集团此次A股回购股票,也将用于员工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
信心源自何方?
随着车市竞争态势逐渐加剧,多家车企负责人均表示,未来2—3年是决胜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增持、回购均是上市车企“放长线”的一种举措。
从之前的表现来看,无论是吉利汽车、小鹏汽车,抑或是广汽集团还是比亚迪,均存在诸多利好机会。让上市车企在二级市场“冲高”的根基,在于市场销量。在车市临近岁末的“收官之战”中,已有车企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今年1—11月,吉利汽车的销量已超过196万辆,同比增长了31%。受益于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优化成效,第三季度,吉利汽车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股东应占溢利27.6亿元,同比增长116%。在前三季度,吉利汽车的股东应占溢利达130.53亿元,同比增长358%,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小鹏汽车则在1—11月累计交付新车共153373辆,同比增长了26%。值得注意的是,小鹏P7+在11月7日上市,发布23天交付量就超过了7000辆,为小鹏汽车再加砝码。
广汽集团在官宣与华为合作之后,在行业内外均引起诸多关注。此前,广汽集团曾庆洪透露,在广汽集团接下来的“二次混改”中,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等在内的管理层,都将通过持股或期权的方式,如同广汽埃安等子公司允许管理团队持股一样,实现利益与公司的深度绑定,进行完全市场化的运作。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地方国企,广汽集团一直在国企改革方面走在前列,不断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如今汽车行业已进行到智能化“下半场”,广汽集团的诸多举措未来将带来二级市场的利好。
而对于比亚迪来说,在20万员工中有150人参与了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可谓是对核心员工的奖赏和定向激励。
如今,在当下这个节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合还在加剧,未来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目前态势下,各家企业都需牟足精力向前冲。毕竟,无论创始人还是股东,最终能否通过上述种种举措获利,需要终端市场的最终表现来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