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率低于5%,67%以上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120患者转往城市医院的比例明显降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数据,反映出新一轮医改以来,上海崇明岛的医疗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如今,岛上居民看病的愿望正在变成现实
构建从社区到医院的岛民医疗新格局
崇明,位于长江口,位于上海的东北角这里地广人稀,缺乏优势医疗资源离中心城区近100公里岛上居民就医不方便的问题一直存在
家住陈嘉镇裕安社区的陈先生患有糖尿病他经常去黄浦区的常征医院开处方早上5点起床赶申冲线,然后转地铁1号线到人民广场下来还要一会儿,到医院要2个多小时陈先生向记者描述的漫漫求医路,是曾经看病难的崇明居民的形象写照
如今,陈先生在家门口就解决了就医需求除了常规检查,配药等线下健康服务,社区医生还帮他下载了手机App,不仅方便查看血糖,血压等检测结果,还有血糖控制知识推送,定期告知和复查的功能现在门口就是医院,手机就像一个随身医生太方便了!陈先生说
最近几年来,崇明逐步完善公立医院布局,让陈灿先生这样的居民走出社区,方便就医2009年,上海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5+3+1项目授权上海新华医院建设三级综合医院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然后引入市属医院合作,优化升级当地医疗资源
如今,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已成为全区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承担着辖区内危重病人的诊疗工作下午2时许,记者在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急诊大厅看到,所有窗口依然忙碌,人来人往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查小英介绍了医院的胸痛中心:2018年,我们胸痛中心通过验收,从接诊到血管再通的时间缩短到60分钟,为居民的生命安全增加了更多保障
除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外,十院崇明分院和岳阳医院崇明分院分别承担崇明东部和西部医疗中心功能在长兴岛,新华医院长兴分院也于2020年12月31日开业,方便长兴岛和横沙岛居民就医
优质资源也可以在小区门口康复。
去年9月,74岁的崇明居民陈老伯突发脑梗经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治疗,安全度过急性期,但留下偏瘫后遗症根据医生的建议,他出院后需要康复虽然康复周期长,但让陈老伯一家高兴的是,康复治疗不用去路途遥远的大医院陈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就有一个康复中心
走进陈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记者看到,电脑牵引床,磨砂台,手指训练台,肢体康复训练系统等现代化康复设备一应俱全,由专业的康复医生和治疗师操作为了方便肢体康复患者通行,康复中心还设置了从病房延伸到厕所和治疗室的移动天轨在这里,记者遇到了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陈老伯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陈老伯现在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了
陈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舟说,目前,该中心已成为示范社区康复中心的建设单位开放的治疗项目多种多样,从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蒸,牵引等传统康复项目,到运动疗法,理疗,言语吞咽疗法等现代康复项目,应有尽有
社区服务中心下属的全合一康复中心背后,是整个区域医联康复医学技术力量的支撑岳阳崇明分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以康复为特色建立了敷贴,针灸,推拿,耳穴贴丸,拔罐,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开设了康复,针灸,推拿,肛肠,脾胃,皮肤等15个中医专科门诊和治未病中心,辐射全区,填补康复医学医疗空白
黄舟表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是新一轮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未来,崇明将努力完善‘治疗—康复—社区—家庭’的医疗服务链条,为当地民众打造一站式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分级诊疗,医联体集中采购,编织三级卫生网
在家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得益于医联体的共建和三级医疗机构编织的健康网。
崇明区卫生健康委主任蔡志昌介绍,2010年,崇明区被选为上海市区域医联体深化改革试点,启动了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深化改革试点如今,崇明岛已形成以区域医疗中心和两家综合医院为中心,以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以219个村卫生室为网络底层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对于这一举措取得的成效,蔡志昌透露:目前‘120’患者转往市区医院的比例明显降低,岛外就医率已在5%以下67%以上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和服务站就医
崇明区由三个岛屿组成,东西相距100多公里对于许多居民来说,区域医疗中心很远,社区卫生服务的网络化功能尤为关键比如三岛中面积最小,交通不便,至今只能坐轮渡出行的横沙岛,居民对岛上的医疗资源就特别渴望对此,横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平台,大力推进处方延伸三年来累计发放121.9万元,减少了居民出岛就医配药的麻烦
此外,作为国家和上海市药品带量采购的补充和延伸,2021年以来,在崇明区医保局的牵头下,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先后开展了三批药品集中议价采购试点,共中选药品25个,平均降幅40.11%,最大降幅83.04%。
崇明区医保局局长石鑫对这一数据进行了解读,他说,按最低采购金额计算,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3478.2万元,对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药品费用负担将起到显著作用。"
。